校友风采 > 校友故事

李献中的“警”彩故事

发布日期:2020-11-20

这里要讲的故事的主人翁名字叫李献中,他就是被基层民警称之为“李工程师”的洛阳市公安局治安和出入境管理支队的一名普通户政民警,中共党员,副主任科员,一级警督警衔。说他普通,但他35年的从警生涯并不普通。1963年9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汝阳县小店镇一个古老村落的里。1981年7月以全县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兰州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深造。经过4年的寒窗苦读,1985年7月他怀揣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公安系统工作至今。2002年,被省公安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确认具备工程师任职资格,2015年8月入选首批河南省公安信息化专家库。

有一种人生叫奋斗

李献中同志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上学期间得到老师的谆谆教导,从小就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参加公安工作35年来,他注重调查研究和科学实践,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学习,善于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常规业务管理,他虽没有技术职位的任职,却兼顾干着技术职位的事情。现代户政管理虽不是技术岗位,但需要先进技术来支撑,他不拘泥于常规业务管理手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对各类管理进行数十项革新发明,通过技术研发推进和支撑先进管理,实现各项管理便捷高效。在此过程中,他也早已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大家公认的名副其实的业务型技术专家,因此大家都习惯于尊称他“李工”。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80年代中期,正直国家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的新时代开端,公安户政管理信息化应运而生,李献中同志在这个时候学成步入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拓荒者和开拓者的时代责任。知识技能不够用,他就经常的泡书店和图书馆,深入研究掌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技能,用30载青春年华铺就洛阳公安户政工作的信息化之路,引领创造了洛阳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多个首次和多项第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安部门计算机应用还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他摸索前行,坚忍不拔,亲自组织收集资料,整理编制各类数据字典、手册等,培训人员,组织信息录入,亲手建立了洛阳市公安局第一个人口基本信息查询系统,使早年应用于公安侦破中的“人口卡片”式资料查询从此告别手工检索,步入计算机时代;后对该系统又进行多次更新,于2000年首次与全国百城联网;1992年,他开启了在全市194个公安派出所普及建立计算机户籍管理办公系统的艰苦实践,用12年时间,全面结束了沿袭几十年的派出所户籍管理手工操作,之后又用2年时间汇集分散于全市派出所的人口数据资料,转换归并,建立网络系统人口数据库,于2005年8月首次实现了全市公安户籍管理网络化办公,使户政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也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制发提供信息传输保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完成全市人口管理从手工操作到现代化管理技术革命后,他并没有停歇,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前行。2006年起的近10多年来,他立足户政管理和便民利民工作实际,着眼信息化应用顶层规划设计,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户籍窗口便民服务行为规范》,首创设计建立了洛阳公安户政“一窗、四台、一系统”等多个信息化工作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构建户政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便民化工作体系。这一新型户政管理模式,引导规范了户政管理服务流程,助推提升户政管理服务效能,得到了省市厅局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有一种忠诚叫奉献

2015年8月入选河南省公安信息化专家库以来,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投身于公安信息化建设事业,同时积极为全省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他毫无保留地向兄弟地市介绍先进管理经验,积极配合支持全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事业。以洛阳为起点再出发,把自己的研发成果向全省户政部门推广,惠及全省同行,促进共同进步,规范全省业务,服务全省人民。

一是基于“洛阳公安户政审批服务平台”网上审批功能,推动全省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建立了全省户政业务网上审批系统;

二是基于“洛阳公安户籍民警远程教育考试系统”,推动全省户籍业务网上考试系统建设,建立全省常态化户籍民警培训和考核机制;

三是进一步完善户籍民警教育考试系统功能,使之成为集培训学习、远程考试、业务考核为一体的户政队伍管理信息系统;

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市户籍业务档案信息库。在实现当前户口登记档案电子化基础上,将历史户籍档案通过扫描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历史档案信息库,最终实现全部历史档案网上查询、全网核对,全方位服务人民群众;

五是在居民身份证制发业务管理中,着眼基层,更好服务人民,在首创“证件与工本费管理系统”,实现工本费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又在全省首开试点,推动身份证照片质量核验前置,避免群众因照片不合格问题多跑腿,同时加强制证信息的受理、上传,证件领取、发放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证件制发各环节可查可控,通过采取在市局与县(分)局之间开展快递分发证件,群发短信通知群众领取证件等措施,不断压缩居民身份证制发周期,力争比省定目标提前3至5天,把居民身份证尽快发到群众手中。1986年他参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制发,到如今的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中延续,一个小小的身份证“卡片”始终牵挂的他心,因为那其中承载着人民的希冀。

35年奋斗和拼搏,李献中同志走了常人没有走过的路,吃了常人未曾吃过的苦,时年25、6岁的他先后奔赴多个先进城市取经学习,在1990年深秋时期押运户籍资料奔赴长春,并在此长住3个多月组织人口信息计算机录入,他走遍全市194个户籍派出所普及建设,多少次在隆冬深夜调试计算机系统,常常吃不上热饭,睡不好安稳觉。在机房,在办公室通宵加班,研发试验那是家常便饭。他就是这样,在关键时刻,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任劳任怨,永不言悔。他的创新革新工作得到主管部门及人民公安报等媒体推广宣传,兄弟地市同行接踵前来学习借鉴。他的研发和创新没有专利,都无私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他常说,“人生就是用来奋斗的,创新奋斗也是一种幸福和满足。”为了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为了服务更加惠民便利,他常常废寝忘食探寻真谛;他勇于担当责任,甘于吃苦奉献,奋斗永远在路上。他几十年的奋斗经历浓缩为四句话,就是忠诚公安事业,情系人民大众,扎根平凡岗位,铸就奋斗人生。他的艰辛付出和对户政管理的创新革新以及对公安户政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大力推动,很好地诠释了他的名字,就是要把全部精力奉献中国,他无愧于大家给他的“工程师”美誉封号,也无愧于市公安局党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老黄牛”式敬业奉献模范、省公安厅授予他“人民满意户籍民警”和市委授予他“敬业奉献模范”的荣誉称号。2020年洛阳市总工会授予他“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