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校友故事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养鸡

发布日期:2022-06-06

心怀“国之大者”众

则无往而不胜矣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批批兰大人

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精神

“勤奋·求实·进取”优良学风

心怀大愿·扎根实践

让青春

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拥抱时代·绽放青春”专题报道带您走近2015级数学与统计学院校友滕荆。

每次从绵阳家中坐车前往马尔康脚木足乡六个多小时的路程里,滕荆看着高速两旁不断浓密的树丛,就像走在一条深巷中,一路延伸到大山深处,她的脑海里总会想象几十年前,深山中的人们要出山得花上几天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从深山里踏出来过,而她的工作正是搭建乡村和城市的桥梁。

滕荆,兰州大学2015级数学与统计学院校友,2019年毕业时参加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考试,同年7月去到阿坝州发展和改革委工作,2020年11月按照中组部关于选调生到村任职要求,她到马尔康蒲市口村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任期两年。今年四月,在滕荆的任职即将结束之际,一份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她的手中。

报考选调生,在迷茫中前进

从四川绵阳,到金城兰州,榆中校区的广袤代替了家乡的高山与大雾,因为气候过于干燥滕荆还患上了干性过敏性鼻炎,但也许冥冥之中自有缘分,滕荆未曾想到,未来三年的自己也将在一个气候干燥的地方工作,四年的兰大生活,为她培养了“干燥抗体”。

面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从小生活独立的滕荆不觉得有多大问题,看着70岁的老教授、怀孕的女教师和潜心钻研基础数学的导师们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城关与榆中校区,滕荆坦然接受了榆中校区缺乏娱乐设施的现实问题,转身去泡图书馆,在数学世界里不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即使后来从事文字相关工作,滕荆也十分感念数学对自己行文的独特帮助。

待到毕业临近,滕荆也很迷茫,考研?不想再和数学打交道了;考公?不知道考什么。机缘巧合下,滕荆在一次教辅机构的宣讲中了解到选调生这一选项,站在兰大“双一流”的门槛上,滕荆以试一试的心态较为轻松地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在滕荆看来,由于当下就业压力普遍较大,选择考选调的学弟学妹们,首先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并具有一定的学生干部经历等前期准备;其次要把握定向选调的政策,借助母校“双一流”院校优势和个人专业优势,争取在一众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最后,工作的地点选择也十分重要,越是发达地区竞争越为激烈,上岸几率越低,如果能在偏远地区的重要岗位上锻炼自己,也许会收获更多。

一个人从象牙塔到社会

阿坝州,对于本地人滕荆也是极为陌生的。初到此地,才知道闻名遐迩的九寨沟、若尔盖大草原、黄龙景区都属于阿坝州,这是一个旅游业发达,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

初入职场,对于发改委的工作滕荆一无所知,上岗第一个月,她跑遍了阿坝州发改委的每一个科室,进门先自我介绍,然后询问科室的工作分类及近期开展的重要工作,“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问过去”,发改委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时真的觉得很复杂”。

上岗第二个月,汶川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滕荆的工作模式突然从常态化转换到熬夜加班至凌晨两三点,每天做表格、汇报情况忙得不可开交,最难的时候她对自己说:“要是这一关我都挺过了,后面还有什么挺不过的呢?”也正是这一关,真正将滕荆带入到了发改委的工作之中。

理科出身的滕荆在发改委的工作其实并不对口,在这里她主要负责文书类工作,但在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却很受激励。“工作强度大、压力大,一个重要的文稿下来经常就要通宵加班,但我觉得很充实,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前辈们的文笔时常精彩得让人拍案叫绝,就很想向他们学习。”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好不容易适应了阿坝州发改委的工作环境,2020年11月,按照中组部关于选调生到村任职要求,滕荆去到马尔康蒲市口村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任期两年。去之前滕荆安慰自己,“农村环境好,压力少,还能为村民干实事”,可是到了马尔康蒲市口村,滕荆意识到贫穷带给这里的不止是物质匮乏,还有思想落后。

在马尔康蒲市口村,滕荆必须下村到每家每户了解村情民意,工作十分琐碎,上下班时间也极不固定,基本要做到村民随叫随到,滕荆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总被比喻为“上面一张纸,下面千根针”的原因。

由于缺乏管理,村内环境并不好,基础设施陈旧,村民们本性纯良但教育落后也导致了思想懈怠,然而当地政府在扫盲和公益性岗位上所做出的努力也让滕荆相信“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这种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变,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养鸡”

去年,马尔康蒲市口村的村干部们决定要逆风而行,在村内发展养殖业,虽然当地并没有发展养殖业的先天优势,但“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政策让村领导们下定决心要通过发展养殖业改善村内经济。

没有全自动机械化的设备,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养殖,村干部们就自发深入养殖社区,各处学习养殖经验;藏区缺少销路,“滕荆”们就亲自跑到各单位食堂推销,联系熟人购买,把销路打通,“去年一共卖了8万块钱,然后我们再分到每家每户”。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养鸡”,从小生长在小康家庭的滕荆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去养鸡,但是两年的村内工作让她意识到,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人”,开展基层工作需要对人细心、对人耐心。大部分情况下村内的工作并不复杂,村干部只要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姿态和努力为人民做实事的心态就能为村民提供巨大的帮助。

“在城市生活,我连居委会在哪里都不知道,但是现在不同了,村民们有什么事,他们只能到乡政府来,他们只能依靠工作人员。”通过近两年的村内工作,滕荆意识到自己能做的并不多,但她还是怀着满腔热血,尽自己的全力,“想要留下一点痕迹”。

“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在西部基层工作的三年,滕荆从孤身一人,到一步步结交到自己的朋友,将异乡变为故乡,她看到了西部基层的真实面貌,感受到落后的交通和教育是如何阻碍乡村经济的发展与底层人民的幸福,但她也看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与干劲,体会到了村民们想要脱贫致富的美好期许,“真的是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三年时间,从学校到基层,滕荆认识到,在机关部门要有严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工作上要做到通达和周全,而基层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细心与耐心。无论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不断研究和思考,需要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去纵观全局。两相结合,滕荆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从城市到乡土,看到了细节又获得了高度。

今年4月,滕荆收到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之所以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是因为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进取”。今年10月,她也将离开马尔康蒲市口村重返阿坝州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作。

滕荆初入社会的这三年,一直在做勇敢的选择,“我自己很喜欢勇敢、乐观、向上的人,人都会被这种正能量的情绪吸引,我也曾社恐、害怕、犹豫不决,但我想,既然自己喜欢这样的人,不如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滕荆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纤细但又充满韧性,不畏荆棘,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满腔热血,一路攀岩而上。

校友简介

滕荆,兰州大学2015级数学与统计学院校友,2019年四川省选调生,阿坝州发改委一级科员,现任四川省马尔康蒲市口村村主任助理一职。

来源:兰州大学校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