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兰州大学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十周年大会暨合作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启幕。
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何伟,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穆什塔克·艾哈迈德教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校长里赫希耶娃,兰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曹红,甘肃省教育工委副书记郑钰,甘肃省文化与旅游厅副厅长龚佳佳以及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克罗地亚等20余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立足“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献智国际教育发展新方向、新路径。论坛开幕式由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主持。
赵磊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已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数字教育、学生交流等5张金色名片。在兰州大学等中外高校的发起和推动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迈入了第二个十年,希望进一步发挥平台纽带作用,推动教育交流合作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联盟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培育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人才,探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新路径。依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重点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合作,用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内容,开展多层次的学生交流活动。
何伟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要携手共筑育人高地,跨区域培养精通专业知识、理解多元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要不断强化科研交流,聚焦产业链共建、生态环保、低碳转型等全球性议题,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为科技成果更好服务各国、造福人类做出贡献。要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在校际交流、合作办学、协同科研、专家互联、师生互访等各个方面发掘合作潜力,让教育开放合作的步子迈得更大。要协同深化人文往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情感相连,为共建“一带一路”厚植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马小洁在致辞中表示,高等教育是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的重要桥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立十年来,积极构建多边教育合作机制,努力打造高水平、可持续高等教育共同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新阶段,推动学历互认、学分互通、课程开放,共建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强化跨学科、跨边境科研合作,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布局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联合平台;鼓励高校参与国际中文教育,积极探索更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提升联盟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典范平台。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真纳大学教授穆什塔克·艾哈迈德致辞时说,“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向世界证明,知识可以成为和平、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力量。面向未来,联盟要建立公平、卓越、可持续三大指导原则。确保所有地区的学生与学者拥有平等的学习与贡献机会;推进世界一流的跨学科研究,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建立持久、代际相传、扎根于友谊与信任的伙伴关系。
阿拉伯大学协会秘书长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教授视频致辞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关乎贸易路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在于搭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大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中阿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首先,对社会至关重要的议题开展联合研究,如粮食安全、数字化转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能源;其次,促进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流动,扩大奖学金、交流项目和联合学位,让年轻人获得全球经验;第三,开展数字合作,创建共享虚拟实验室、在线研讨会和开放数据平台。
本次论坛还举办“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教育合作颁奖仪式。兰州大学教授龙瑞军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生态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卓越贡献奖,兰州大学教授熊友才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发展与技术合作卓越贡献奖;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校长里赫希耶娃、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校长图伊梅巴耶夫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至公伙伴卓越奖;尼日利亚阿贝奥库塔联邦农业大学校长奥卢索拉·巴巴通德·凯欣德,乌兹别克斯坦科坎德大学安集延分校校长朱拉特别克·迪尔沙德别科维奇·库瓦托夫获兰州大学“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至公伙伴开拓奖。
会上,马小洁与尼日利亚阿贝奥库塔联邦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哈萨克斯坦托莱吉罗夫大学、乌兹别克斯坦乌尔根奇国立大学、俄罗斯国立土地规划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坎德大学安集延分校等新成员高校的代表签署了入盟协议。
当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文化和旅游、绿色发展两个分盟揭牌。文化和旅游分盟将围绕丝路文化遗产保护、跨境旅游人才培养、文旅产业创新等方向开展长期合作;绿色发展分盟将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绿色能源技术攻关、低碳发展人才培训等合作。
论坛现场发布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2025《敦煌共识》,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搭建起更广阔的发展交流平台。
在主旨论坛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原所长、一级研究员邢广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小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理事长曹勇安,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经济管理学院校长朱罗·尼亚夫罗,青海大学校长史元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校长里赫西耶娃,新疆大学副校长晋刚,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叶海林,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编谭秀英,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聂磊等先后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以“十年同行·智创未来——共启‘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新篇章”为主题。期间,“一带一路”中国与中南亚合作发展、新能源与碳中和倡议、AI驱动的高等教育变革与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气候变化与食品安全、丝路文明互鉴与数智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等5个分论坛同步举办。
2015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倡议与推动下,兰州大学与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高校共同发布《敦煌共识》,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开启共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十年来,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覆盖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高校,以教育为媒,跨越地理与文化边界,构建起覆盖亚、欧、非、北美、南美等多洲的合作网络。兰州大学作为联盟秘书长单位,始终秉持“共建共享、服务全局”的理念,与多国高校共同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共建高水平智库;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气象观测网,在旱作农业、生态修复、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实施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参与中非、中亚科技合作,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贡献高校智慧。
来源:兰州大学校友网